您现在的位置:黄岩在线>> 文章中心>> 黄岩>> 传说>>正文内容

泥马渡康王

    传说:南宋时小朝庭设在“临安(今杭州)。”为逃避金兵追击,康王赵构多次来过黄岩(椒江),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。“泥马渡康王”,“蘸金洞”就是其中的两个故事。
    一、泥马渡康王
    南宋某年。金兵侵犯,宋高宗赵构,带领随从近臣乘船逃离杭州。船至三门湾,见后面金兵没有追来,就在章安上岸,来到了华景村。因为路上受尽惊吓,一天没有进食,这时的康王已经是饥肠辘辘。由随从敲开一家农户的门,想讨碗水喝。不料这户人家别无他人,只有一个生病的少女躺在床上。只见桌上放着一些麦碎粒和半碗鸡汤,随驾人员立即帮他做成麦碎饭拌鸡汤送给赵构吃,饿着肚皮的赵构,一下子吃了个精光。因为饥不择食,还觉得味道好极了,正要动问这是什么美味佳肴时?这边又响起了呐喊声,康王以为是“金兵追来了”。放下碗筷向南就逃,走不几步见有一条大江横在面前,正在万分危急之际。忽然,背后又响起了沓沓的马蹄声,一转身,卻见一匹白马在嘶鸣,沿着江边大道朝他跑来。他二话没说抓住马鬃立即跳上马背。这匹白马似乎懂得康王心意,立即跃入江中,飞快地朝椒江南岸游去。上得岸来下了马,正要回头观看后面有没有敌人时?猛回首白马卻无影无踪了。他趁天黑继续赶路,一直来到了海门的枫山顶上,見有一座寺庙叫清修寺看看比较清净,从此就在这里隐居了下来。
    其实这一次逃难完全是一场虚惊,根本就没有什么金兵在追击。几年后宁波一战金兵败回塞北。江山然处平稳。因为康王留恋台州美丽,又一次来到了黄岩(椒江)。宋高宗赵构,于建炎4年(1137年)的正月,带领随从乘船来到了章安把御座设在金鰲山有十六日。在这段时间里游览了台州各地。留下了许多墨迹,为了追思当年的逃难情景。在金鳌山写下了《金鳌阻潮》等两首诗和一副对联,诗曰:“碧天低处浪滔滔,万里无云見玉毫。不是长亭多一宿,海神留我看金鳌。”另一首是:“牡蛎滩头一艇横,夕阳西下待潮生。与君不负登临约,同向金鳌背上行。”联云:“八面清风留客至;四季碧水挽游人。”同时也在寻找病中省给他“麦碎饭”吃的年轻少女。一碗“麦碎饭”使他回味无穷,他要问个究竟,倒底是何物?这么好吃?结果一打听,这位年轻少女已经过世了。康王念她救驾有功,立即追封她为“麦碎娘娘”。后来当地群众为了纪念“麦碎娘娘”,为她在金鳌山立庙塑造金身。还在康王殿麦碎娘娘座前,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。上联是:大难时刻麦碎拌鸡汤觉得津津有味;下联是:太平年间日尝山珍海味仍然念念不忘。这副对联仍然保留至今。又说康王在去清修寺游览时,路经白云山的山脚下,在一所寺庙中见到一尊菩萨身旁塑着一匹白马。似曾相识?想起来“当年把自已渡过彼岸的就是这尊泥马了”。为了纪念它救驾有功,就吩咐随从在白云山和凤凰山之间的山岙里,盖了一座“泥马庙”。可惜,这座庙宇在文革时已经被作为四旧给捣毁了。康王离开凤凰山以后,直上枫山顶上的清修寺。回想起避难时节在此隐居的情景,历历在目,记忆犹新。随笔挥就一副对联“清修风景千年在;沧海烟波一笑开。”的确,清修寺正如康王所愿,虽然时隔千年了几经修饰,依然存在。这副对联,仍然挺立在菩萨的两旁,闪闪发光。引来了无数的香客,来瞻仰,来游览。现在的清修寺,作为“台州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”在保护。
    二、蘸金洞
    “蘸金洞”位于金鳌山的山脚下。据说:某年宋高宗赵构,在金兵的追击下,乘船南逃离开了杭州。船至三门湾,在椒江口的章安上岸。见后面敌人紧追不舍,当时随从人员都已逃散无人保驾,只身逃上了华景村的金鳌山。见山脚下有一个山洞可以荫身,他就倒退入洞,躲避敌人的搜查。当时敌人已经赶到,见洞中都是走出的脚印,洞口又布满了蛛网。以为康王己从此洞逃出,遂向山上追赶,从此逃过了敌人的视线。因为“喜結蛛网,帮助康王脱险”有功,立即封蜘蛛为“喜“。所以黄岩的蜘蛛,后人都叫它为“喜”。
    另有一种说法:宋高宗赵构是来过海门一次,历史上是有记载的。据说:南宋建炎4年(1137)的正月,康王赵构,带领护驾随从乘船来到了台州的海门,把船停在椒江口半个月(食宿都在船上),在这段时间里是游览了金鳖山和清修寺,留下了不少墨迹(如上),期间正遇上海门“正月半夜闹花灯”的习俗,康王赵构为了与民同乐,还在葮沚至海门一带的椒江河面上,放了一夜的桔灯,留为佳话。

    附照片一、清修寺外观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二、金鳌寺


 

 

 

   

 

    附:金鳌山宋高宗行在遗址碑文
    金鳌山在椒江章安华景村,南距椒江半公里。旧时山前有牡蛎滩,山有祥符寺。南宋建炎四年(1137),宋高宗赵构在金兵过江时仓惶南渡,途中正月初二日舟入椒江口,行在驻跸章安金鳌十六日,当时文武大臣先后到此随驾。宋高宗在章安期间,曾过江游枫山清修寺,元宵佳节于江上放桔灯,传为佳话。并写有章安阻潮诗,清修寺僧房诗。早年山上留有高宗御座,山脚有蘸金洞,麦碎娘娘庙等遗迹。历代文人在此怀古题咏的很多,如文天祥,于滨齐,召南等。收入《金鳌寺集》。

 

徐友保提供资料,胡金曼 摄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