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中风物——洞庭橘
吴中风物——洞庭橘
铁琴
苏州城里 “水陆平行,河街相邻”,多的是水巷。饮马桥附近的民居,至今还有跨水而建的民居,廊桥连接前后一家,很美的一到风景。水巷幽深,可供荡舟,但并不开阔。要畅怀啸傲,那非得到城外看烟波浩淼的太湖,看白浪滚滚,喉结上下运动,直有大吼一声的欲望。在西山,石公山景色最美。山上有对联“目极湖山千里外,人在水天一色之中”,去过一趟,这幅对联终身不忘记。写的绝对就是登山面湖的感受。太湖三万六千顷,苏州占其四分之三,太湖七十二峰,苏州占其五十八峰。许多人却认为太湖在无锡,看来宣传确实重要。苏州人总算在吃亏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,现在逐渐在开发太湖资源了。
洞庭西山、东山是太湖的两颗明珠,那里的橘子是最出名的。洞庭橘子在唐朝就被奉为贡品,被称为“贡橘”。《太湖备考》载:“橘出东、西两山,所谓洞庭红是也。古人吟为上品,名播天下”。小时候吃的个小的洞庭橘,大人就呼之为“贡橘”,不知道是不是唐朝遗留下来的那个品种。金庸先生在《三十三剑客图》中写道:洞庭桔是江苏进贡之物,皇上用它来恩赐大臣宰相,就是京城中也没有,姑娘(纫针女)却拿一只桔子送给王超,说:“这是别人从宫中拿出来的。”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就在唐朝。金庸先生就是从唐朝康骈著的剧谈录选来的。据史载,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,亲自到洞庭山为朝廷挑选采购“洞庭红”进贡。
每年金秋,洞庭山橘树爬满山遍野,视所到,满眼都是红果绿叶。红欲流丹,绿欲滴翠,煞是好看。橘红的颜色很文雅,艳而不妖。冰心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《小橘灯》,实则古代灯市时所用的彩灯叫“橘灯”,真用橘子做灯不实用。在西山晨蔼出没时分,行走在橘林之中,那橘才象一盏盏小红灯笼密布在笼烟之间呢。
南宋韩彦直著有《橘录》。《橘录》这样写洞庭橘:洞庭柑皮细而味美。比之他柑。韵稍不及。熟最早。藏之至来岁之春。其色如丹。乡人谓其种自洞庭山]来。故以得名。东坡洞庭春色赋有曰。命黄头之千奴。卷震泽而与还。翠勺银罂。紫络青纶。物固唯所用。酝酿得宜。真足以佐骚人之清兴耳。韩彦直的记述还是比较客观的,洞庭橘虽是上品,却不是极品。看看现在洞庭橘斗不过温州蜜柑,就可以知道韩彦直为什么说“韵稍不及”了。
吉林省博物馆有一张手卷,是苏东坡的《洞庭春色赋》。那字,写得真好,十足文人字。宋朝有人将洞庭山黄橘酿成酒,取名为“洞庭春色”,苏东坡因此写下了《洞庭春色赋》。一直佩服古人会取名字,看!连酒的名字也取得极雅致。洞庭春色酒,范成大也有词句“橘中曾醉洞庭酒”,讲的就是这个酒。
我不喜欢吃苹果、梨之类的水果。其实不是不喜欢,而是懒。懒得削皮。有人帮我削好了,我还是挺乐意品尝她们的。橘子吃起来就爽气得多了。皮一剥,三、五瓤朝嘴里一放,汁就涌出来了,既甜且香,还很爽口。女孩子吃橘子就文雅多了,把橘络剔去,然后一瓤一瓤慢慢地啖。记得小时候,听老人说曹操在杀杨修之前就是这么吃橘子的。锋芒太露的杨修喜欢点穿曹操的想法。这次悟出主子想法的杨修默不作声了。曹操这么慢条斯理地剥皮剔络,是要对他“抽筋剥皮”啊!给主子留点空间,不让主子一丝不挂是做属下的法则之一。橘有个别称:木奴。这个典故也发生在三国,丹阳太守李衡在龙阳汜洲种橘千株,临死时对儿子说:“:“汝母恶我治家,故穷如是。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,不责汝衣食,岁上一匹绢,亦可足用耳。”
关于橘的文字最出名的要数《橘颂》了。屈原主要强调橘的“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”的美。晏子曰:“江南为橘,江北为枳。”屈原借此抒发爱国情感。《橘颂》还说橘“苏世独立,横而不流”、 “秉德无私,参天地兮”。。。。。。说橘选离浊世,超然孤独,善自约束,绝不放纵自流。持美德,没有私欲,品行高尚与天地同齐。。。。。。有点高大全了。
洞庭橘树有两大品种,一种早熟,不经过霜打就可以采摘,比平常柑橘上市要早,所以称“早红”,想早点尝鲜的人自然要买的。成熟期较晚的另一种在霜降后采摘,叫“料红”,优点是宜于储存。采摘后装入竹筐,裹以松针,可以贮藏春节,那时色、香、味还如清新如初。以前苏州人结婚酒席少不了这喜气洋洋的桔子。桔子,吉自,口彩也好。
石公山有一石砌方亭“桔香亭”。橘树终年常绿。夏天开小白花,清香阵阵。入秋结实,“行看采掇方盈手,暗觉馨香已满襟。”明代凌蒙初的《初刻拍案惊奇》了,书的首篇就是《转运汉巧遇洞庭红,波斯胡指破鼍龙壳》。成化年间苏州阊门外的文若虚带了仅一两银子买来的“洞庭红”出海,竟然时来运转获重利,后来又“中头彩”捡到鼍龙壳。简直就是花两元钱,中五百万的大奖啊。没准文若虚就是在“桔香亭”小歇后出海的呢。
有时坐着想想,自己的愿望还真多。昨天做梦还得了一件康熙青花碗。觅得古玩是我长久不退的愿望。
我的愿望之一还有就是在依洞庭的西山置一旧宅。客来,碧螺一杯,红橘数枚。
名字也起好了,干干净净,就两个字:橘舍。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动 | 同情 | 无聊 | 愤怒 | 搞笑 | 难过 | 高兴 | 路过 |
- 上一篇:关于涌泉橘文化的调查与思考
- 下一篇:历史文献中的汉中柑橘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