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黄岩在线>> 文章中心>> 黄岩>> 遗存>>正文内容

250岁古桥今重辉

重修后的小澧桥。

团龙石刻

    2010年底,经历了250年沧桑历史的古桥——北洋镇小澧桥,修复竣工,这座如彩虹般高悬在黄(岩)永(嘉)古道上的石拱桥,又重现了当年的雄姿。
    小澧桥,古称履仙桥,又称小里桥,但笔者发现应该称“迎福桥”(桥栏上镌“迎福桥”)。因它坐落在北洋镇小澧桥街的西端,属东北、西南走向,横跨在小澧溪上,奔腾不息的溪水经桥下注入永宁江,故人们称它为小澧桥。250年前,人们寄于它给大家带来幸福,带来吉祥的美好愿望,所以建桥之初称其为“迎福桥”。
    小澧桥始建于南宋,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静安寺僧募资重建,全长24米,宽3.1米,高7.7米,石拱弦长13.2米,桥中间是平台,东北面有石级15级,西南面正桥16级,引桥12级,桥中间重嵌荷花图案。正桥两头第一对望柱各饰石狮,桥上6对望柱各饰仰复莲,桥下中间嵌有团龙图案的方石。笔者还发现小澧桥上至今不为人知的桥亭建筑遗迹。在小澧桥正桥东北至平台处,左右留有6对圆形亭柱凹槽,平台西南端中间有2个凹槽,是当年桥亭和桥门所留遗迹,因年代久远,就像很少人知道它叫迎福桥一样。除此,在桥西南岸也发现了当年供航船系绳索用的石柱残迹,可见当年小澧桥是很雄伟壮观的。1982年2月,小澧桥被列为黄岩县文物保护单位。
    南宋时,小澧桥市与路桥市齐名,是黄岩两大商贸市场之一,是黄(岩)永(嘉)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,是黄岩永嘉捷径间主要桥梁之一。每逢古历六、十集市,黄岩东部的小五金、洋油(煤油)、洋火(火柴)、洋皂(肥皂)、纸烟、纱、布、咸鲜、肉等,由小商小贩从水、陆两路运往小澧桥集市;西部的竹、木、柴炭、笋、木板等山地货由山民们肩扛背挑,或用船、排运往小澧桥集市进行交易。昔日的小澧桥下,航船云集,街上商店林立,摊贩挨挤,人头攒动,一派繁华景象,小澧桥为沟通当时东西文化和物资交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。
    民国后期,陆上交通开始发展,小澧桥市逐渐衰落。特别解放后,黄岩至长潭、黄岩至宁溪公路的开发,在加快东西文化、物资的交流、人员的来往的同时,也进一步冷落了小澧桥。现今,离小澧桥街不远处的北洋街,各种商店、超市鳞次栉比,副食品、日用品、电器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,彻底取代了小澧桥市。小澧桥也已完成了沟通东西两地的历史使命,它苍老了,桥上杂草丛生,拱石倾斜开裂,人们也很少从它身上走过,只偶尔有爱好古迹的人们去光顾,去为它拍照留影。
    250年来,小澧桥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巨变,见证了社会的发展,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古迹,黄岩区政府、黄岩区文管会、博物馆从2010年10月底开始对古桥进行保护修复,至11月中旬竣工,并在桥下两岸等处垒石砌坎。重修后的小澧桥又雄姿焕发,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,好让人们世代瞻仰、缅怀。


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